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廉政文化
从两罐蜂蜜说开去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07-06 13:49:28 打印 字号: | |

从两罐蜂蜜说开去

(开发区法庭 马俊怡)

 

 前段时间,我们法院的网站上出现了这样一则消息,是我们法院的同事拒收当事人送来的两罐蜂蜜,虽然是小小的两罐蜂蜜,代表着当事人对我们法院工作的肯定,代表着当事人的一片心意。但是我们同事拒收了,心意领了,但是礼物不收。

虽然这是非常小的一件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尤其在我们法院,帮当事人处理好了纠纷,当事人会递上一支烟,会送点小礼物。无论是一支烟、一罐蜂蜜,当开始接受之后,我们的努力便会变得不再那么纯粹。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意思是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的确,当一个人把不贪当宝,那还有什么样的诱惑会抵挡不住,还有什么样的贿赂会侵袭得进呢。

当有当事人请客吃饭时,当有当事人托人送礼时,当有当事人借故攀关系时,我们是不是抹得下面子,能不能抵得住诱惑,会不会守得住我们心中的原则。其实,这就关乎一个人的“操守”和“信仰”了。看似简单的两个词,但要在这个无处不充斥着权、钱、情的社会关系中,追求正直的操守与正确的信仰,确实有着相当漫长和不易的过程。

在吴兢的《贞观政要》中记载: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视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意思是说贪财的人并不真正懂得怎样爱财。比如朝廷内外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优厚,一年之中所得数量很多。如果接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也不过才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反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爱财吗?看到小的好处却忘掉了大的利益。从前,公仪休特别喜欢吃鱼,但他从来不收受别人送的鱼,反而能长久地吃上鱼。做国君的贪财,必丧失国家;做臣子的贪财,必定丢掉性命。

我们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拿着国家的俸禄。在法院这个崇高的岗位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贪赃枉法,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抹黑头顶上的天平。在我们法院人的心目中,公正廉洁比什么都重要。

清廉,才能做到宁静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与私欲膨胀的时代。一个“静”字,洗涤了心灵上蒙受的喧嚣和尘埃,恢复了心灵的清新和空明,拓展了心灵的空间,在深蓄厚养中实现灵魂的升华、人生的升华。

清廉,才能做到有学有所成。通过潜心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开阔眼界和心胸,陶冶情操,坚定理想。他们修身养性,反省自我,清除污垢,端正品性。而心中充满欲望的人终日忙于迎来送往,选择灯红酒绿,沉溺声色犬马,最后贪污受贿,堕落成罪人。 

清廉,才能做到有所建树。清廉者对名利无所求,才能坚守党性原则,从全局上思考和把握问题。才能够摆脱虚名浮利的羁绊,撇开“利益” 的套子,跳出贪欲的诱惑,放开手脚,一门心思用在工作上、事业上,追求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我们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一名党员干部,理应时刻牢记自己最初的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清正廉洁,抛弃侥幸心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侥幸的心理都会酿成大祸,决不能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

责任编辑:常熟市法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