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9月份我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南行的路,虽然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也是在外地上学,也无数次的离开老家,但这一次却是不同的味道——正式成为一名司法工作者。
在院领导和新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们一行十人办理完入院手续,接着我们就开始了市公务员的培训,与其他部门相比,我们院出奇的热闹,因为我们有庞大的队伍——十名新进人员(这应该也是当前中国案多人少司法环境下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们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关系也熟络起来。就在国庆节回家的大巴车上我得知一个消息——我被分到了民四庭(金融庭),让我分外高兴。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我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便是民商法,而且我也对金融方面的案子特别感兴趣,心想这次学到的东西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国庆节结束后,我的法院故事也正式开始了。首先,庭长带我到庭里各个办公室介绍了一次下,让我简单了解下情况。由于起初的一周还未分到具体的办公室,所以我和另外两个新同事先在美女内勤秋秋的办公室待着,每天的工作就是装订卷宗,这是一道每位新进书记员的开胃菜,而且一吃就是一周。之后我被安排在破产办公室负责民四庭的保全工作和破产上的一些事,保全工作说实话,相对于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责任心和细心。举个例子来说,有一次一位律师着急解封房产过户,当我和律师拿着解封材料到了审批中心解封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案号写错了,所以没法解封,我只能不好意思地让律师下次再来,结果第二次来的时候发现其中一项内容又搞错了,害的律师又白跑了一趟,一个解封,我用了三次才完成。事后我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总结,一次失误可以说是不小心,因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但三次才完成不得说是责任心有问题了。身为法院工作者会经常听到社会上的人说我们的法治环境差,风气不好,每当这时心里的味道怪怪的,但细想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多细小的、我们不经意行为会影响到当事人对法院及工作人员的评价,只要我们工作中多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就会给当事人留下好的印象,其实作为基层的法律工作者,相对于国家法治建设的大局,我们更需要做的就是从平时的具体工作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从此我下定决心,以后的保全工作一定要反复检查,确保正确,要负责任地完成工作,这不仅是对当事人、对律师、对工作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因为我们就是中国法治建设道路上的一枚石子,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保证自己的质量没有问题,中国这条法治的大路才能建设的更坚实、更通畅,中国的未来才会更辉煌。
说实话,基层法院的工作中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种轰轰烈烈的大案要案,电影了精彩、激烈的辩论场景也比较少见,更多的是琐碎的家庭纠纷,简单交通事故纠纷,清晰的金融借贷纠纷,需要法官、书记员耐得住性子,认真对待。正如习总书记在推进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作为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一定要严格执法,只有我们这一环节做好了,前面的环节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