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执行 创新永无止境
来源:人民法院报
执行当事人、执行法官、执行局长是执行程序运行中的重要参与者,打破三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是建立透明执行机制的必由之路,而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透明执行机制必须依赖信息技术。
2月26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自主研发的“规范透明执行办案软件”正式启用。据悉,该软件系上海法院首次以执行规范透明为主题,为执行当事人、执行法官和执行局长量身定制的办案软件。软件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执行当事人、执行法官、执行局长间信息的充分沟通,强调主动将执行过程全面透明化,接受监督,以公开倒逼执行规范,力促“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实现更大突破。
法院的执行工作关系着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实现,能否及时全额地执行到位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每位胜诉的当事人都希望执行人员能将自己的胜诉权益快速执行到位,而具体的执行案件却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情况,财产线索的查找、相关单位的配合程度、办案资源情况、司法廉洁程度等都可能影响执行进度和执行效果。一方面是急切兑现胜诉权益的当事人,一方面是因为各种因素迟迟无法执行、执行不能的办案人员,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当事人对办案人员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常常夹杂着对司法不廉洁的猜测,不少当事人甚至因为联系不到办案人员或不清楚法院办案程序而四处举报。
在执行实践中,咨询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大都是询问执行进度,也就是什么时候能拿到真金白银,是否能拿得到钱。执行案件的办案进度与具体措施不仅当事人十分关切,法院内部负有监督责任的部门和领导也十分关切,办案进度与具体措施能反映出执行质效,有时候也是是否廉洁的预警器。打破执行人员与当事人之间以及与监督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显然有利于消除误解,减少冲突,促进执行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执行当事人、执行法官、执行局长是执行程序运行中的重要参与者,打破三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是建立透明执行机制的必由之路,而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透明执行机制必须依赖信息技术。上海一中院自主研发的“规范透明执行办案软件”在执行当事人、执行法官和执行局长之间搭建了一个良性沟通、有效互动、自我规范、监督管理的平台,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工作布局。该款软件建立在大数据的信息技术之上,让执行案件的时间表、路线图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当事人心中有数、目标可期,负责监督的执行局长则对办案情况一目了然。
建立透明执行的机制能够充分保障申请执行人的知情权,促进申请执行人与执行法官的有效沟通,这是增强司法公信的实在举措。其实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误解也直接影响执行效率,执行法官在巨大办案压力之下还要应对各种投诉举报,势必会牵扯办案精力,影响办案质效,进而催生更多的投诉举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建立透明的执行机制,无疑会减少当事人的误解,使执行法官能够更好地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促进执行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