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江苏法治报》——让“沉睡”的案件活起来 苏州法院破解“终本”难题招招见实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10-22 13:41:44 打印 字号: | |

此文2024年8月23日刊载于《江苏法治报》

本报通讯员 高源

加强公安法院联动共治,破解“人难找”问题;公布执行“110”线索举报电话,揭开被执行人“无财产”的假象面纱;推进打击拒执犯罪工作,让“有钱不还”的老赖得到应有的惩罚;深化“执破融合”改革,帮助危困企业“破茧重生”……在将群众“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这个命题中,苏州法院执行干警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终本清仓”专项行动部署,步履不停,求索多条破解之道。20241月至7月,苏州法院终本出清案件34713件,清仓率达10.95% 


加强联动共治

破解“人难找”困局

张某向多人借款,没有按约归还。多名债权人向张家港市法院起诉,后因张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张某始终不肯露面,并拒接法院电话。经调查,张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也没有固定工作,行踪不定。因暂时无法执行到位,张某在张家港市法院作为被执行人的多起案件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

面对案件僵局,执行干警并未放弃,依托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查找被执行人工作机制,最终发现张某行踪,将张某拘传回法院后,执行干警对其释法说理,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并对张某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

面对即将被拘留的压力,张某立即转变态度,承诺愿意配合执行工作,并主动联系其亲属代为履行25万元,现场履行2件案件。剩余3件案件,在法院督促下,张某依照承诺定期前往法院履行还款义务,至此5件案件全部执结。


执行“110”接收举报

揭开“无财产”假象面纱

20171月,被执行人金某以生意周转急需用钱为由向申请执行人柯某借款3万元,约定当年年底前还清。经多次催要,剩余1.7万元金某一直以各种借口推脱不还。20214月,柯某诉至昆山市法院,胜诉后,因金某未履行生效文书义务,遂申请强制执行。经查询,被执行人金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最终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案件欠款未能执行到位。一通举报电话给案件带来转机。“执行110”接到案外人提供的线索,核实该线索中购买黄金的是金某本人后,执行法官及时与相关案件审理部门对接,掌握准确开庭信息后,于庭审结束顺利将金某拘传至执行局。经排查,被执行人金某承认其购买8万余元黄金的行为,当场全额履行了执行案件剩余1.7万元的款项义务。鉴于其行为,昆山市法院对其罚款,并开展释法教育。

“没想到案件终本这么长时间,法官还惦记着这个案子,虽然钱不多,但还是要谢谢法官。”柯某收到执行款后深感意外,一件“沉寂”多年的案子终于真正了结。


推进打击拒执工作

严惩“有钱不还”老赖

2018年至2023年期间,高某因做生意需资金周转陆续向张某、李某等四人借款,到约定还款日后,高某一直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偿还债务,张某、李某等人将其诉至法院。姑苏区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高某偿还张某、李某等人共计200余万元。

因高某仍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张某、李某等人向苏州市姑苏区法院申请执行。进入执行程序后,高某既未申报财产也未履行义务。执行法官多次联系高某无果,前往被执行人居住地调查,也没能发现高某踪迹。

“法官!我看到高某的朋友圈了,他有钱买奢侈品怎么就不还我钱呢?”申请执行人说道。经调查,高某确实存在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情形,执行法官对其消费记录及相关账户流水进行核实,发现该账户有多次购买奢侈品的记录,于是将上述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进行侦查。之后,公安机关将其抓获,高某对其使用他人信息注册账户隐匿经营收入并进行高消费的行为供认不讳。

最终,高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苏州市姑苏区法院通过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犯罪的刑事责任,对被执行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对推动案件后续履行奠定基础。


深化“执破融合”改革

助危困企业“破茧重生”

“得益于常熟市法院的帮助,企业得以重生,我们正积极从家居用品向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转型。”常熟某智能家居用品公司负责人介绍道。该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无法偿还向银行借贷的300万元,经起诉判决后,被常熟市法院依法执行。 

经查,该公司名下厂房土地已抵押且由其他法院在先查封,其作为被执行人的其他4件案件已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公司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考虑到抵押债权金额及查封顺位,本案债权几无受偿可能。

法院执破融合团队经过深入调查和综合研判后认为,公司目前仍有订单维持经营,仍具备一定的“造血”能力,可尝试将破产重整理念运用到执行程序中,引导该公司积极联系第三方注入资金代为履行债务,并给予其履行宽限期。

第三方机构追加出资后,该公司足额偿还了本案债务,并与其他4件已终本案件债权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目前,其中3件案件已履行完毕。在公司按照协议履行先期款项后,法院依申请向其发放了信用修复证明。最终,该公司成功“复活”。


 
责任编辑:研究室